OpenAI开发者大会前瞻:ChatGPT浏览器将至(组图)






北京时间10月7日凌晨2点,OpenAI将在旧金山举办2025年开发者大会。本届大会可能成为重要里程碑。

除了展示新版GPT-5模型的强大能力外,还有可能正式推出ChatGPT专属浏览器,这将彻底改变人机交互方式,并将对网络浏览、AI可及性以及大语言模型的竞争格局产生深远影响。

开发者大会战略转向:聚焦企业市场在今年的开发者大会上,OpenAI首席执行官山姆·奥特曼将在主题演讲中公布“重要产品发布、现场演示,并分享开发者如何用AI重塑未来”。







与往届相比,本届开发者大会的重点明显发生了转移。2023年首届大会推出了GPT-4 Turbo模型,奥特曼还公布了GPT商店和AI智能体市场愿景;2024年的第二届大会相对低调,主要发布了AI语音应用接口等开发者升级功能。

而今年则全面向企业倾斜。相对而言,这类客户能提供更稳定的收入来源。

今年的议题将涵盖“智能体规模化协调”、“企业AI应用挑战”,并展示OpenAI如何将自有技术应用于销售、支持及财务等内部流程。

从“浏览”到“对话”:OpenAI要用AI浏览器重塑互联网 在所有更新中,最受期待的莫过于OpenAI推出自有AI浏览器,它将具有重要战略意义。ChatGPT目前拥有7亿周活跃用户,将AI能力直接嵌入浏览器这样的网络入口,可带来三大突破:

智能增效,通过内容摘要、任务自动化和主动助手提升效率。

数据闭环,能够获取真实用户浏览数据,用于优化AI模型。

生态突破,这将直接挑战传统浏览器与搜索引擎的垄断地位。

据传闻,代号”Aura/Orla”的ChatGPT浏览器将基于Chromium内核开发。这一选择既能保持兼容现有网络标准,又能实现交互方式的革新。






其核心特点包括三个方面。

第一是对话式界面,以自然语言交互替代传统点击操作。

第二是智能体集成,将深度整合OpenAI于2025年1月发布的”Operator”智能体,支持多步骤任务自动化,例如填写表格、规划行程。

第三是场景化服务,结合今年9月发布的”智能体商业协议”,实现AI导购与一键支付。与现有浏览器相比,OpenAI旨在将AI打造为底层交互架构,构建完整的智能浏览生态。

从更广阔的视角来看,OpenAI浏览器不仅仅是一个新产品。它标志着向智能体和更具交互性互联网的转变。用户行为将发生显著变化。人们将更多地与浏览器”对话”,通过下达指令完成任务,而不是传统的点击浏览。这虽然能简化工作流程,但也要求用户掌握有效提示和评估AI生成内容的新技能。

展望未来,OpenAI浏览器的发布可能预示着新的发展方向。短期内,我们将看到更完善的对话式AI、更强的搜索摘要功能和更个性化的服务。长远来看,愿景是实现”智能体浏览”,AI能够自主完成复杂任务,如预订旅行、编写代码甚至设计网站。操作系统、浏览器和AI助手之间的界限将逐渐模糊,形成真正融合的数字环境。

这一变革将重塑科技行业格局。谷歌的传统搜索广告业务面临”零点击搜索”冲击,正通过将Gemini植入Chrome进行抵御。作为OpenAI投资方,微软的Edge浏览器已通过Copilot模式提前布局AI交互。

苹果则正基于自研Ajax模型升级Safari,以应对AI工具导致的流量下滑。专注于AI原生浏览器的创业公司,如Perplexity AI、The Browser Company等有望受益。全球AI浏览器市场预计将显著增长,从2024年的45亿美元跃升至2034年的768亿美元。

然而,传统搜索引擎优化公司、依赖广告收入的内容出版商和数字广告公司将面临巨大挑战。在”零点击经济”趋势下,自然流量可能减少。这些企业需要重新思考在AI优先的网络环境中,如何实现内容的价值变现。

安全优先与前沿探索在OpenAI 2025年开发者大会召开之际,正值AI安全与部署规范受到严格审查。

OpenAI近期推迟了原定上周发布的开放权重模型,以进行额外安全测试。奥特曼在社交媒体上强调:“模型权重一旦发布便无法撤回”,凸显了在开放创新与负责任部署之间寻求平衡的挑战。

安全议题也延伸至大会本身。OpenAI将演示用于评估AI智能体在复杂长期任务中表现的“交互式评估”体系。这些超越传统基准的测试方法,旨在解决企业客户面临的实际部署难题。

与会者还将体验与计算机科学先驱艾伦·图灵的“活肖像”对话,这种交互式AI体验或许将定义下一代人机交互模式。

除正式议程外,大会还设置多个体验环节:“Sora影院”将展映AI生成短片,基于GPT-5打造的定制街机游戏则展示技术的创意应用。OpenAI同时计划演示Codex编程助手的升级功能,并可能推出新型开放模型,拓宽开发者技术访问渠道。

竞争白热化,市场重心转移本次开发者大会适逢一个关键时刻。谷歌Gemini、Anthropic Claude和Meta的AI项目都在快速进步,持续挑战着OpenAI的行业主导地位。

尽管ChatGPT仍是全球认知度最高的AI品牌,但技术评估显示:谷歌最新Gemini模型在编程任务中表现优异,而Anthropic的Claude凭借其安全特性和推理能力,也赢得了众多开发者青睐。

面对激烈竞争,OpenAI不得不调整战略。随着头部AI模型的技术差距不断缩小,公司必须在定价、开发者体验和专业化服务方面展开竞争。

OpenAI曾经依靠模型访问权收取高额费用,如今却不得不参与价格战,通过推出性价比更高的系统来维持开发者的忠诚度。

硬件野心与生态护城河大会前夕的系列战略动向,显露出OpenAI超越聊天机器人业务的更大野心。该公司近期不仅推出了升级版视频生成模型Sora 2,还发布了支持AI视频创作与分享的社交应用。

更值得关注的是,前苹果首席设计官乔尼·艾维将出席闭幕活动,并与奥特曼展开炉边对话。艾维目前正在与OpenAI合作开发一款消费级AI设备,他的出现或许暗示着OpenAI的硬件战略布局。






OpenAI的API开发者生态系统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竞争护城河。Cursor、Clay、Decagon等公司依托其基础模型构建了成熟业务,这种网络效应使得开发者更难转向其他替代方案。

然而,随着竞争对手纷纷推出具有竞争力的替代方案,OpenAI的生态系统正面临严峻挑战。谷歌持续优化Gemini的编程能力,Meta重金投入超级智能实验室,这些都对OpenAI在开发者中的威望构成了实质威胁。

本次开发者大会将检验OpenAI能否凭借卓越工具链、开发者体验和企业级创新,持续保持领导地位。事关公司超过5000亿美元的市场估值,这场盛会的影响将远播至旧金山湾区之外。


前瞻OpenAI开发者日:传说中的“消费级AI产品”是什么?

OpenAI即将于10月6日举办开发者日活动,市场普遍预期该公司将发布新的消费级AI代理产品,并可能推出挑战谷歌Chrome地位的AI浏览器。这些潜在发布将标志着OpenAI从依赖ChatGPT订阅模式向多元化产品组合的重要转型。

10月6日,据追风交易台消息,瑞银在最新研报中称,OpenAI正寻求在其当前130亿美元收入基础上实现大幅增长,到2030年达到2000亿美元的宏伟目标。为实现这一目标,该公司必须在核心ChatGPT业务之外开辟新的增长引擎。

该行分析师通过多方行业调研,预测10月6日即将举行的OpenAI开发者日将主要聚焦消费级AI产品发布,除了已经推出的即时结账功能和个性化AI代理ChatGPT Pulse之外,旅行预订代理被认为是重点方向之一。

研报还指出,多位行业观察人士预测OpenAI可能推出挑战Chrome的AI浏览器,进一步整合用户数据和产品入口。而随着7亿用户中95%仍为免费用户,广告收入模式的呼之欲出也为OpenAI描绘出更加多元化的盈利前景。



ChatGPT:OpenAI的增长引擎



瑞银称,根据媒体报道的财务数据,OpenAI目前约80%的收入来自ChatGPT核心订阅服务。

据科技媒体The Information的报告显示,OpenAI在2025年上半年实现43亿美元收入,高于2024年全年收入,使公司有望实现2025年130亿美元的收入目标,较2024年增长近3倍。







ChatGPT用户增长轨迹令人瞩目:周活跃用户数从去年同期的2亿增长至目前的7亿,同比增长250%。这一增长速度与OpenAI总收入增长率几乎一致,证实了ChatGPT作为主要增长引擎的地位。按照目前趋势,ChatGPT预计将在年底突破10亿用户大关。






在用户结构方面,OpenAI最近披露其付费企业用户数量已突破500万,较6月的300万增长60%。如果总付费用户数为3500万的估算准确,企业用户约占付费用户基数的15%,不过,行业观察人士认为开发者日不太可能重点关注企业级新功能。






研报称,OpenAI当前的API服务预计2025年收入约20亿美元,占总收入的15%。然而,多位消息人士表示,相比依赖第三方通过API构建产品,OpenAI更倾向于自主产品化其模型,以获取更大价值份额。

在编程工具方面,OpenAI可能会宣布对其Codex代理的功能改进。该公司还发布了视频生成工具Sora 2,在创意AI领域与谷歌Veo和Runway展开竞争。



消费级AI代理:下一个增长点



瑞银在研报中称,基于行业调研反馈,UBS预计OpenAI将重点发布基于ChatGPT的新消费级AI代理产品。

瑞银表示,在开发者日前夕,OpenAI已推出两项关键产品作为预热:

即时结账功能:OpenAI与Stripe合作推出的”从聊天到结账”服务,使用户能够直接从Etsy卖家和Shopify商家购买商品。

该功能发布后,Etsy股价单日上涨16%,Shopify上涨6%,显示市场对AI电商整合的积极反应。

ChatGPT Pulse:作为个性化AI代理的预览版,Pulse主动研究主题并基于个性化聊天、提示和连接的应用程序(如Gmail和日历)为用户提供精选内容。

行业消息人士还指出,OpenAI可能推出更强大的旅行预订代理,利用其模型在旅行相关数据方面的训练优势。


AI浏览器:新的竞争战场

多位行业观察人士预测OpenAI可能推出AI浏览器,效仿Perplexity的Comet浏览器。这将成为OpenAI代理应用套件的入口点,挑战谷歌Chrome的主导地位。

瑞银表示,目前网络浏览器市场由谷歌Chrome主导,其次是苹果Safari和微软Edge。AI浏览器的出现正在颠覆这一相对稳定的格局。






2025年,Perplexity推出Comet,Atlassian以6亿美元收购The Browser Company,谷歌也在Chrome中集成Gemini AI模型。

微软已明确表示将增强现有Edge浏览器而非创建新浏览器,通过Copilot实现代理功能。

相比之下,OpenAI推出独立AI浏览器的战略意图可能是与谷歌更直接竞争,同时为其消费级代理产品提供更好的用户数据聚合工具。

瑞银分析师Stephen Ju认为:

OpenAI开发浏览器的战略动机与谷歌当初开发Chrome类似,都是为了确保用户访问自家服务的安全通道,同时收集宝贵的用户行为数据。

广告收入模式呼之欲出

瑞银称,虽然本次开发者日不太可能宣布,但多位消息人士确信OpenAI最终将推出广告收入模式。

考虑到该公司7亿用户中约95%为免费用户,广告不仅能直接产生收入,还可能激励免费用户升级到付费的无广告版本。

一位行业观察人士表示:

“在广告方面,我几乎确定他们会走这条路。不确定的是具体实施方式,是在同一页面显示广告,还是根据问题或提示更巧妙地插入广告。”



产品扩张将冲击谷歌、Meta等



OpenAI的产品扩张将主要冲击消费互联网领域的现有参与者(谷歌、Meta和微软),而计算密集型新产品将利好甲骨文等基础设施提供商。

消费互联网公司:OpenAI潜在的新代理产品(购物、个人生产力、旅行)以及AI浏览器和广告业务主要针对消费市场,因此对谷歌、Meta等公司的影响更为直接。

微软:尽管存在合作关系,OpenAI已在微软的两个关键AI应用领域成为直接竞争对手——M365 Copilot(通过ChatGPT企业版)和GitHub Copilot(通过Codex和GPT-5)。AI浏览器的推出将进一步加剧竞争。

基础设施提供商:任何帮助OpenAI实现财务预测的新产品都将有利于其云计算合作伙伴微软Azure、甲骨文OCI和CoreWeave等。新产品的计算密集程度越高,对基础设施投资者越有利。

企业软件市场:如果OpenAI主要专注于消费级产品发布,对企业软件股票的影响可能有限。不过,OpenAI本周发布的内部AI使用视频已经影响了DocuSign(下跌12%)、HubSpot(下跌10%)和Braze(下跌12%)等公司股价。

推荐阅读